供应商机
  • 常德危房鉴定

  • 产品规格: 不限
    所属行业: 生活服务 装修装饰 房屋检测  
    包装说明:
    产品数量: 9999.00 
    价格说明:   价格:¥1.00 元/平方 起
    在线留言

  • 危房补助标准
    按照以满足农户量基 本需求为目的,**改造量困难、较需求群众的量危险房屋的原则,根据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总体规划,各阶段的改造对象为:2009年—2012年主要改造五保房一、二、三级危房;低保户一级危房;困难房一级危房;一般户一级危房;茅草房;“整县推进”试点工程涉及的二、三级危房;2013年—2016年主要改造低保户、困难户、一般户二、三级危房。
    按照“群众自建为主,**给予适当补助”的原则,**对各类对象和危房等级的户均补助标准为:
    (一)五保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2万元;
    (二)五保户二级危房,户均补助0.5万元;
    (三)五保户三级危房,户均补助0.3万元;
    (四)低保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2万元;
    (五)困难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1万元;
    (六)一般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0.5万元;
    (七)低保户、困难户、一般户二级危房,户均补助0.3万元;
    (八)低保户、困难户、一般户三级危房,户均补助0.2万元;
    上述补助标准为户均补助标准,各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切实体现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和帮扶特困群众的前提下,在不改变危改资金用途的情况下,以农民群众满意为基础,根据危改户贫困程度、房屋危改程度实际情况,可对户均补助标准进行适当调整。保调整后的补助资金必须根据危房等级和农户贫困善状况划分补助档次,严禁“平均”或“普惠”等现象的发生。
    申请条件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补助以户为单位,由户主提出申请,申请人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有当地农业户籍并在当地居住,且是房屋产权所有人;
    (二)属于2008年农村危房摸底时统计在册的危房户;
    (三)属于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一般户任意一种类型。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户不能享受农村危房改造补助;
    (一)已建有安全住房的;
    (二)住房困难、拥挤,需要分户的;
    (三)无居住房屋的。
    申请条件
    确定农村危房改造对象,应按照以下程序操作:
    (一)申请受理。乡(镇)人民**或乡(镇)农村危改**小组应在每年1月至2月底前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农户申请工作。属于2008年摸底调查统计在册的农危房户的申请,以户为单位,由户主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村民**提出申请。自行申请有困难的,由村民**组织人员帮助提出申请。村民**受理申请后应如实登记。
    申请人应如实申报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居住房屋危险等级情况、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年人均收入情况、是否接受过其他渠道的建房补助资金情况。同时,申请人应提供下列资料:
    1、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改造补助申请表;
    2、民**部门出具的家庭贫困程度相关证明;
    3、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二)调查核实。申请人户籍所在地的村民**收到申请后,应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走访等方式,对申请人居住房屋危险情况、家庭基本情况、收支情况、是否受过其他渠道的建房补助资金等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组织村民进行公开评议。
    入户调查时,至少有1名村干部和1名以上本村群众参加。调查人员和户主应分别在调查表上签字盖章。在调查房屋危险程度时,按照《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的标准进行评定,同时组织村民进行公开评议。房屋危险程度确定后,由乡(镇)家危改**小组指派技术人员进行复核。
    (三)一榜公示。调查核实结束后,村民**将调查结果在村务公开栏、村民聚居地进行公示。不符合补助条件的,应注明理由。公示时间不得少于5天。群众有异议的,应及时核实并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公示期满后,及时将相关材料整理上报乡(镇)人民**或农危改**小组。
    (四)乡(镇)人民**或农危改**小组审查。乡(镇)人民**或农危改**小组对村民**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查。组织相关人员对村民**上报的危改对象进行户户见面,实地审查。对评议中争议较大以及公示有异议的必须严格进行复查、核实。复查、核实完毕后,将符合补助条件的拟补助申请人名单、拟改造方式和拟补助标准张榜公示。
    (五)二榜公示。在乡(镇)政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村民聚居地对审核结果进行公开。公示时间不得少于5天。群众有异议的,乡(镇)人民**或农危改**小组应及时组织复核并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公示期满后,及时将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评审结果和相关材料整理汇总上报县(市、区)人民**或农危改**小组。经审核不符合改造条件的,相关资料退回村民**,由村民**通知申请人,并书面说明理由。
    (六)县(市、区)人民**或农危改**小组审批。县(市、区)人民**或农危改**小组汇总各乡(镇)情况,对相关材料进行审查,组织重点复核及抽查,并对申请人、申请方式、补助资金作出审批决定。
    (七)三榜公示。在乡镇(政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村民聚居地对审批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5天。群众有异议的,及时组织调查核实并听取当事人陈述。
    (八)批准改造。公示期满列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批准成为当年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改造对象。不予批准的,县(市、区)人民**或农危改**小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补助办法
    *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关于印发《*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社[2011]8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发展和改革**、(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发展和改革**、建设局:
    为规范和加强*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切实提高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反馈。
    附件:*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二日
    附件:
    *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章 总 则
    **条 为规范和加强*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提高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关于农村危房改造的相关政策、财政部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和国家发展改革委*预算内投资管理有关规定,制定本暂行办法。
    *二条 本办法所称*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是指*设立的用于支持地方开展农村危房改造的专项资金,包括*财政补助资金和*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两部分。
    *三条 *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分配使用遵循以下原则:
    (一)科学合理,公正客观。公平、合理地分配补助资金,避免产生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重点,统筹兼顾。在**支持贫困农户、并向财政困难地区倾斜的同时,整体推进全国农村危房改造。
    (三)绩效评价,规范管理。建立绩效评价制度,创新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机制。
    *四条 地方各级财政、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切实落实农村危房改造地方补助资金,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同时,不断创新农村危房改造投入机制,积极引导信贷资金、民间资本等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
    *二章 资金申请与资金分配
    *五条 省级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和财政部门根据各地实际需要,按规定时间提出下一年度危房改造任务和补助资金申请及实施方案,并以正式文件联合上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
    *六条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根据当年全国农村危房改造规划、*补助资金预算安排情况以及省级有关部门申报危房改造任务和补助资金情况,统筹考虑各地农村危房户数、农户数、改造成本、改造效果、财力情况等因素,确定各地危房改造任务。
    *七条 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根据改造任务和补助标准,分配下达*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
    *八条 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在接到*补助资金文件后30天内,根据辖区危房改造任务分配情况,将*补助资金和本级**安排的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拨付到下级财政部门。市、县级财政部门也要积极安排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并及时将上级和本级**安排的补助资金于30日内及时拨付到位。
    *九条 县级财政部门、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具体负责本地区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的支付、管理以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安排和支付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
    *三章 资金使用管理
    *十条 *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支持对象为,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贫困户,**支持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等贫困户危房改造。
    *十一条 *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用途为,符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建村函[2009]69号)等有关文件规定的农村危房翻建、新建和修缮加固等支出,以及农村危房改造建筑节能示范户节能建筑材料购置、节能技术使用、取暖方式改进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的支出。
    *十二条 *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不得用于车辆、通讯设备购置及生活补贴等与农村危房改造无关的支出。
    *十三条  各地不得在*补助资金中提取工作经费。地方财政可根据农村危房改造管理工作情况,安排必要的管理工作经费。
    *四章 绩效考评
    *十四条 *建立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绩效考评制度,对*安排的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进行综合性的考核和评价。省级有关部门负责对辖区内农村危房改造项目进行绩效考评。
    *十五条 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绩效考评的内容包括:
    (一)地方资金安排:主要考核省级及以下地方**安排农村危房改造资金规模以及资金到位情况。
    (二)项目资金管理:主要考核有关资金管理制度建设、管理措施等情况。
    (三)项目实施效果:主要考核危房改造任务完成和改造质量等情况。
    (四)违规违纪行为:主要是被审计、财政监督机构、**稽察等部门查出或被媒体曝光并经查实的违纪行为。
    绩效考评结果是对各地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工作的综合评价,上一年度绩效考评结果将作为下一年度*补助资金安排的参考因素。
    *十六条 省级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在每年2月底前联合上报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农村危房改造进展情况、绩效考评情况以及*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五章 监督检查
    *十七条 地方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应会同财政、发展改革部门,建立健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监管机制。对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的申请、评议、审核、审批意见和实际补助水平等情况,要实行公示公告制度。
    *十八条  各级财政和发展改革部门要建立健全农村危房改造资金违规使用的责任追究制度。对于不按照规定使用和管理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的,要严格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令*427号)和《*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31号)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九条 各级财政、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审计、稽查等工作。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和各级发改稽察机构将对各地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不定期进行抽查。
    危房鉴定方法
    1、危险房屋(简称危房)是指承重构件已属危险构件,结构丧失稳定和承载能力,随时有倒塌可能, 不能确保住用安全的房屋。
    危房分为整幢危房和局部危房:
    (a)整幢危房是指随时有整幢倒塌可能的房屋;
    (b)局部危房是指随时有局部倒塌可能的房屋。
    2、危房以幢为鉴定单位,以建筑面积平方米为计量单位。
    (a)整幢危房以整幢房屋的建筑面积平方米计数;
    (b)局部危房以危及倒塌部分房屋的建筑面积平方米计数。
    3、危房鉴定应以地基基础、结构构件的危险鉴定为基础,结合历史状态和发展趋势,全面分析,综合判断。
    4、在地基基础或结构构件发生危险的判断上, 应考虑构件的危险是孤立的还是关联的。
    (a)若构件的危险是孤立的,则不构成结构的危险;
    (b)若构件的危险是相关的,则应联系结构判定危险范围。
    5、在历史状态和发展趋势上, 应考虑下列因素对地基基础:结构构件构成危险的影响。
    (a)结构老化的程度;
    (b)周围环境的影响;
    (c)设计安全度的取值;
    (d)有损结构的人为因素;
    (e)危险的发展趋势。
    范围
    整幢
    1、因地基、基础产生的危险, 可能危及主体结构,导致整幢房屋倒塌的。
    2、因墙、柱、梁、混凝土板或框架产生的危险,可能构成结构破坏,导致整幢房屋倒塌的。
    3、因屋架、檩条产生的危险, 可能导致整个屋盖倒塌并危及整幢房屋的。
    4、因筒拱、扁壳、波形筒拱产生的危险, 可能导致整个拱体倒塌并危及整幢房屋的。
    局部
    1、因地基、基础产生的危险, 可能危及部分房屋,导致局部倒塌的。
    2、因墙、柱、梁、混凝土板产生的危险, 可能构成部分结构破坏,导致局部房屋倒塌的。
    3、因屋架、檩条产生的危险, 可能导致部分屋盖倒塌,或整个屋盖倒塌但不危及整幢房屋的。
    4、因搁栅产生的危险, 可能导致整间楼盖倒塌的。
    5、因悬挑构件产生的危险,可能导致梁、 板倒塌的。
    6、因筒拱、扁壳、波形筒拱产生的危险, 可能导致部分拱体倒塌但不危及整幢房屋的。
    7、危险点是指单个承重构件,或围护构件, 或房屋设备,处于危险状态的。
    处理
    1、危房需由鉴定单位提出全面分析、 综合判断的依据,报请市一级的房地产管理部门或其授权单位审定。
    2、对危房,应按危险程度、影响范围, 根据具体条件,分别轻、重、缓、急,安排修建计划。
    3、对危险点,应结合正常维修,及时排除险情。
    4、对危房和危险点,在查清、确认后, 均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住用安全。
    等级划分
    A级:结构承载力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未腐朽危险点,房屋结构安全。
    B级:结构承载力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个别结构构件处于危险状态,但不影响主体结构,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C级:部分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构成局部危房。
    D级: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
    危房等级划分:
    A级:结构承载力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未腐朽危险点,房屋结构安全。
    B级:结构承载力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个别结构构件处于危险状态,但不影响主体结构,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C级:部分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构成局部危房。
    D级: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
    危房处理方法:
    1、危房需由鉴定单位提出全面分析、 综合判断的依据,报请市一级的房地产管理部门或其授权单位审定。
    2、对危房,应按危险程度、影响范围, 根据具体条件,分别轻、重、缓、急,安排修建计划。
    3、对危险点,应结合正常维修,及时排除险情。
    4、对危房和危险点,在查清、确认后, 均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住用安全。
    危房申请审批条件: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补助以户为单位,由户主提出申请,申请人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有当地农业户籍并在当地居住,且是房屋产权所有人;
    (二)属于2008年农村危房摸底时统计在册的危房户;
    (三)属于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一般户任意一种类型。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户不能享受农村危房改造补助;
    (一)已建有安全住房的;
    (二)住房困难、拥挤,需要分户的;
    (三)无居住房屋的。
    危房旧房加固处理要注意些什么?
    连续的强降雨可能导致不少房屋倒塌,甚至变成危房。那么,对于这些水浸损坏房屋如何加固或重建呢?
    对于需要加固的危房旧房,先要根据房屋的实际受损情况进行加固。如果房屋周边水泥地面、室外台阶、阳台出现裂缝、开裂的,可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灌注、环氧树脂胶泥补缝或对裂缝填平等处理方式,开裂严重的阳台应考虑拆除、重新夯实地基后予以修复。
    对承载力严重不足的墙体,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地基承载力不满足安全使用要求时,可采用注浆方法进行加固。如果砌体结构房屋存在墙体裂缝,加固时先对墙体裂缝采用表面封闭或压力灌浆方法进行处理。对于混凝土结构房屋,在加固存在裂缝的构件时,宽度小于0.2mm的裂缝可进行裂缝表面封闭处理,宽度不小于0.2mm的裂缝可进行压力灌浆处理。
    对于需要重建的房屋,尤其是需重新规划选址的,应避开以下不利地段:地震断裂带、崩塌、滑坡、泥石流、山洪、河洪、台风等自然灾害及次生灾害易发生的危险地段;水源保护区、水库泄洪区、病险水库下游存在险情的地段。重建规划应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文明生态村创建等相结合,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常德危房鉴定
    危房
    危房,即危险房屋。 据《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危险房屋是指,“结构已严重损坏或承重构件已属危险构件,随时有可能丧失结构稳定和承载能力,不能保证居住和使用安全的房屋。”
    1、为确保住用安全,对危险房屋的鉴定有所依据, 特制定本标准。
    2、本标准适用于房地产管理部门经营管理的房屋。 对单位自有和私有房屋的鉴定,可参考本标准。 本标准不适用于工业建筑、公共建筑、高层建筑及文物保护建筑。
    3、本标准提及的构件,是指承重构件;提及的结构, 是指由承重构件组成的体系。
    4、对难以鉴定的重要房屋或复杂结构, 应进行必要的测试和验算。
    5、构成危险房屋的因素各地有较大差异时, 各地房地产管理部门在执行本标准时,可以制定实施细则或补充规定。
    危险构件
    危险构件是指构件已经达到其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并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
    构件单位
    1、基础
    (a)独立柱基以一根柱的单个基础为单位;
    (b)条形基础以一个自然间的单面长度为单位;
    (c)满堂红基础以一个自然间的面积为单位。
    2、墙以一层高、一个自然间的一面为单位;
    3、柱以一层高、一根为单位;
    4 、梁、搁栅、檩条等以一个跨度、一根为单位。
    5、预制板以块、捣制板以一个自然间的面积为单位;
    6、屋架以一榀为单位。
    地基、基础
    1、地基因滑移,或因承载力严重不足, 或因其他特殊地质原因,导致不均匀沉降引起结构明显倾斜、位移、裂缝、 扭曲等,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
    2、地基因毗邻建筑增大荷载, 或因自身局部加层增大荷载,或因其他人为因素,导致不均匀沉降,引起结构明显倾斜、位移、裂缝、扭曲等,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
    3、基础老化、腐蚀、酥碎、折断, 导致结构明显倾斜、位移、裂缝、扭曲等。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
    1、柱、墙
    (a)柱产生裂缝,保护层部分剥落, 主筋外露;或一侧产生明显的水平裂缝,另一侧混凝土被压碎,主筋外露; 或产生明显的交叉裂缝。
    (b)墙中间部位产生明显的交叉裂缝, 或伴有保护层剥落。
    (c)柱、墙产生倾斜, 其倾斜量**过高度的1/100。
    (d)柱、墙混凝土酥裂、碳化、起鼓, 其破坏面**过全面积的1/3,且主筋外露,锈蚀严重,截面减少。
    2、梁、板
    (a)单梁、连续梁跨中部位,底面产生横断裂缝,其一侧向上延伸达梁高的2/3以上; 或其上面产生多条明显的水平裂缝,上边缘保护层剥落,下面伴有竖向裂缝; 或连续梁在支座附近产生明显的竖向裂缝; 或在支座与集中荷载部位之间产生明显的水平裂缝或斜裂缝。
    (b)框架梁在固定端产生明显的竖向裂缝或斜裂缝,或产生交叉裂缝。
    (c)简支梁、连续梁端部产生明显的斜裂缝, 挑梁根部产生明显的竖向裂缝或斜裂缝。
    (d)捣制板上面周边产生裂缝, 或下面产生交叉裂缝。
    (e)预制板下面产生明显的竖向裂缝。
    (f)各种梁、板产生**过跨度1/150的挠度,且受拉区的裂缝宽度大于1mm。
    (g)各类板保护层剥落,半数以上主筋外露, 严重锈蚀,截面减少。
    (h)预应力预制板产生竖向通裂缝; 或端头混凝土松散露筋,其长度达主筋的100以上的。
    3、屋架
    (a)产生**过跨度1/150的挠度, 且下弦产生裂缝大于1mm竖向裂缝。
    (b)支撑系统失效导致倾斜, 其倾斜量**过屋架高度的2/100。
    (c)保护层剥落,主筋多处外露、锈蚀。
    (d)端节点连接松动,且有明显裂缝。

    1、墙体产生缝长**过层高的1/2、缝宽大于2cm的竖向裂缝,或产生缝长**过层高1/3的多条竖向裂缝。
    2、梁支座下的墙体产生明显的竖向裂缝。
    3、门窗洞口或窗间墙产生明显的交叉裂缝或竖向裂缝或水平裂缝。
    4、产生倾斜,其倾斜量**过层高的1.5/10 0(三层以上,**过总高的0.7/100),或相邻墙体连接处断裂成通缝。
    5、风化、剥落,砂浆粉化, 导致墙面及有效截面削弱达1/4以上(平均达1/3以上)。

    1、柱身产生水平裂缝, 或产生竖向贯通裂缝,其缝长**过柱高的1/2。
    2、梁支座下面的柱体产生多条竖向裂缝。
    3、产生倾斜,其倾斜量**过层高的1.2/100(三层以上,**过总高的0.5/100)。
    4、风化、削落、砂浆粉化, 导致有效截面削弱达1/5以上(平房达1/4以上)。
    过梁、拱
    1、过梁中部产生明显的竖向裂缝; 或端部产生明显的斜裂缝;或支承过梁的墙体产生水平裂缝; 或产生明显的弯曲、下沉变形。
    2、筒拱、扁壳、波形筒拱,拱**母线产生裂缝;或拱曲明显变形;或拱脚明显位移;或拱体拉杆松动,或锈蚀严重,截面减少。
    木结构构件
    1、柱
    (a)柱**撕裂、榫眼劈裂,柱身断裂。
    (b)因腐朽变质,使有效截面减少, 柱脚达1/2以上,柱的其他部位达1/4以上。
    (c)蛀蚀严重,敲击有空鼓声。
    2、梁、搁栅、檩条
    (a)中部断裂;或产生明显的斜裂缝; 或产生水平裂缝,其长度与深度分别**过构件跨度与构件高度的1/3。
    (b)梁产生**过跨度1/120的挠度, 搁栅、檩条产生高度1/100的挠度。
    (c)因腐朽变质,使有效截面减少达1/5以上。
    (d)蛀蚀严重,敲击有空鼓声。
    (e)榫头断裂,支座松脱。
    3、屋架
    (a)支撑系统松动失稳,过度变形, 导致倾斜,其倾斜量**过屋架高度的4/100。
    (b)上、下弦杆断裂;或产生明显的斜裂缝; 或产生明显的弯曲变形。
    (c)上、下弦杆因腐朽变质, 使有效截面减少达1/5以上。
    (d)蛀蚀严重,敲击有空鼓声。
    (e)主要节点,或上、下弦杆连接失效。
    (f)钢拉杆松脱;或严重锈蚀, 截面减少达1/4以上。
    其他结构构件
    1、土墙
    (a)墙体产生倾斜,其倾斜量**过层高1.6/100。
    (b)墙体风化、 硝化深度达墙厚的1/4以上:或有墙脚长度的1/4,其受潮深度达墙厚。
    (c)产生两条以上的竖向裂缝, 其缝深达墙厚、缝长**过层高的2/3。
    2、混合墙、乱石墙
    (a)墙体产生倾斜,其倾斜量**过层高的1.2/100。
    (b)墙体连接处产生竖向裂缝, 其深度达墙厚、缝长**过层高的1/2;或墙体产生多条竖向裂缝,其缝深达墙厚、缝长**过层高的1/2。
    常德危房鉴定
    危房改造实施流程
    方法/步骤
    1、提出申请 农户提出申请后,向有关部门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包括收入证明、户籍证明等。并由乡镇**进行实际调查,拍照*并建档立案。必要时可向村委会寻求有关方面的帮助。
    2、审查及公示 村委会对农户的申请进行审查核实,对认为符合补助条件的对象进行公示。通过民主评议后可上报乡镇,不符合补助条件的对象不予上报并与申请人说明原因。再经乡镇级评审核实并进行公示,符合补助条件的对象可上报县级,不符合补助条件的对象打回村委会并说明原因。然后县**相关**单位对申报对象进行审核考察并进行公示,符合规定的批准可以进行危房改造,建档立案,对经公示后无异议的危房户进行资金补贴和建房规划测定。
    3、新房建设 首先进行使用地批准建设的申请,并提交施工图设计;然后对施工队伍进行选择并筹集建设所用资金后,便可进行新房的建设。**有关部门在建设过程中起到监督管理作用。
    4、新房建成后的验收 新房建成后**部门进行验收存档备案,符合验收标准的交付使用,不符合验收标准则责令改正。
    5、危房改造资金发放危房改造是以农户自筹,**补助的方式,对具体情况作出不同的管理措施,具体情况依据不同地方政策作出调整。
    房屋经过检测被鉴定为危房应该怎么办?
    一、如果房屋被鉴定为危房,是否需要拆除,明确责任是第一步。可能造成危房的责任主体有很多,开发商、施工方、设计方,甚至业主的不当使用,如野蛮装修、改变用途、乱搭乱建等,必须确定责任后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房屋被鉴定为危房后,责任主体应根据危房成因区分情况、责任法定。如危房成因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违反了《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和强制性规范要求,工程招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等单位都要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责任主体缺位,而相应的监管主体或相应主管部门已经履行了监督管理职责的,由所有人或使用人承担责任;若相关主管部门疏于履行相应职责,则应承担相应责任。

    四、在原因明确、责任确定之后,危房的维修、加固却也面临着重重考验。记者调查了解到,我国现行的物业维修基金主要针对的是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产生的维修、更新和改造费用,如屋顶渗漏、外墙剥落、电梯、消防设施等维修。而“危房”特指建筑本身的主体结构出现问题,也就是说,危房所需要解决的主体结构问题应该由终身质保方承担,维修基金是不能用在危房维修加固上的。

    五、从法律角度看,业主和开发商存在房屋买卖的合同关系,如果危房的成因不是业主和他人损害所致,也不属于不可抗力的话,那么房屋主体结构终身质保责任、危房的维修加固费用也要由开发商来承担;如果造成危房的原因是设计、施工的问题,开发商承担责任后可以向设计单位、施工方索赔。
    常德危房鉴定
    治理私有危险房屋,房屋所有人确有经济困难无力治理时,其所在单位可给予借贷;如系出租房屋,可以和承租人合资治理,承租人付出的修缮费用可以折抵租金或由出租人分期偿还。
    **条 经鉴定机构鉴定为危险房屋,并需要拆除重建时,有关部门应酌情给予政策优惠。


    *二条 异产毗连危险房屋的各所有人,应按照国家对异产毗连房屋的有关规定,共同履行治理责任。拒不承担责任的,由房屋所在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调处;当事人不服的,可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三条 因下列原因造成事故的,房屋所有人应承担民事或行政责任:
    (一)有险不查或损坏不修;
    (二)经鉴定机构鉴定为危险房屋而未采取有效的解危措施。


    *四条 因下列原因造成事故的,使用人、行为人应承担民事责任:
    (一)使用人擅自改变房屋结构、构件、设备或使用性质;
    (二)使用人阻碍房屋所有人对危险房屋采取解危措施;
    (三)行为人由于施工、堆物、碰撞等行为危及房屋。


    *五条 有下列情况的,鉴定机构应承担民事或行政责任:
    (一)因故意把非危险房屋鉴定为危险房屋而造成损失;
    (二)因过失把危险房屋鉴定为非危险房屋,并在有效时限内发生事故;
    (三)因拖延鉴定时间而发生事故。

    -/gjfcbh/-

    http://yulei500241.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