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机
  •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 产品规格: 不限
    所属行业: 生活服务 装修装饰 房屋检测  
    包装说明:
    产品数量: 9999.00 
    价格说明:   价格:¥1.00 元/平方 起
    在线留言

  • 房屋抗震安全检测鉴定:
    《建筑抗震性鉴定标准》:仅适用于已交付使用、并且在不考虑地震作用时的结构安全性已经确定的现有建筑,不适用于尚在施工的在建建筑。

    抗震的全面性鉴定,即包括考虑地震作用时的抗震能力,也包括非地震作用时的安全性。其依据应根据现行《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基本规定:
    (1)现有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一般情况下取50年内追赶概率的10%的地震烈度。
    (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分为甲、乙、丙、丁四类
    (3)现有建筑的后续使用年限分ABC三类。A类:30年 ; B类:40年 ; C类:50年。



    抗震鉴定的主要内容:
    收集原始资料:地质勘察报告、工作设计图纸、工程质量保证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
    现场查勘和检测:对基础现状、房屋垂直度、结构布置、构件尺寸、配筋情况、材料强度进行调查和检测。
    抗震能力鉴定:根据建筑结构类型及结构布置、后续使用年限、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采用相应的逐级鉴定方法和鉴定标准核查抗震设施、验算抗震承载力,分析建筑的结合抗震能力。
    作出鉴定意见:对现有建筑的整体抗震性能作出评价,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抗震鉴定分两级鉴定流程:
    **级:结构布置、材料强度、结构整体性、局部构造措施方面的鉴定。
    *二级:引入影响系数和局部影响系数考虑构造影响,进行结构抗震验算,进而评定结构的综合抗震能力。



    现场查勘与检测:(1)结构体系检查及分析 ;(2)基础现状检查 ;(3)建筑物倾斜测量 ;(4)构件截面尺寸抽样检查 ;(5)钢筋配置检测 ;(6)材料强度检测 ;(7)钢筋性能检测 ;(8)结构构件损伤及缺陷检测 ;(9)现场检测数量 ;(10)减少检测工作对结构构件的损伤。
    砌体房屋符合本节各项规定可评为综合抗震能力满足抗震鉴定要求;当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可不再进行*二级鉴定,但应评为综合抗震能力不满足抗震鉴定要求,且要求对房屋采取加固或其他相应措施:
    1 房屋高宽比大于3,或横墙间距**过刚性体系较大值4m。
    2 纵横墙交接处连接不符合要求,或支承长度少于规定值的75%。
    3 仅有易损部位非结构构件的构造不符合要求。
    4 本节的其他规定有多项明显不符合要求。
    (II)*二级鉴定
    5.2.11 A类砌体房屋采用综合抗震能力指数的方法进行*二级鉴定时,应根据房屋不符合**级鉴定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楼层平均抗震能力指数方法、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方法和墙段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方法。
    5.2.12 A类砌体房屋的楼层平均抗震能力指数、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和墙段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应按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分别计算。当较弱楼层平均抗震能力指数、较弱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或较弱墙段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大于等于1.0时,应评定为满足抗震鉴定要求;当小于1.0时,应要求对房屋采取加固或其他相应措施。
    5.2.13 现有结构体系、整体性连接和易引起倒塌的部位符合**级鉴定要求,但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均**过或其中一项**过**级鉴定限值的房屋,可采用楼层平均抗震能力指数方法进行*二级鉴定。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指什么
    抗震设防要求就是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标准,也可以称为防震标准。专业术语表述为:抗震设防要求系指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的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动参数或地震烈度。
    防震标准与防洪标准相似,都是以多少年一遇的地震和多少年一遇的洪水进行表述。不同类型和不同重要性的建设工程,其抗御地震的准则和承抗风险是不同的。现举例如下:
    1)对房屋建筑类型抗御地震的准则是三阶段设防,两阶段设计,即通常称谓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准则。而对一般性的房屋建筑风险水准确定为小震(多遇地震)为50年一遇,中震(基本设防地震)为475年一遇,大震(罕遇地震)为2000年一遇。换一种表述方法,对应为50年追赶概率百分之六十三、百分之十、百分之二的概率水准下的地震烈度;
    2)水工建筑的抗御地震的能力或地震动参数,以不出现导致垮坝的裂缝为准则的设计方法。对一般性水坝,抗震设防要求取475年一遇的地震,即50年追赶概率百分之十的烈度或地震动参数值设防。而对大型壅水建筑,则按5000年一遇的地震,即*追赶概率百分之二的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进行设防;
    3)核电站工程的抗御地震能力的准则,为安全运行和安全停堆防止核泄漏的两阶段考虑。其中保证安全停堆的抗震设防要求为万年一遇的地震,即按*追赶概率百分之一风险水准下的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设防。而安全运行的设防则取安全停堆设防烈度或地震的参考值的1/2。
    综上所述,抗震设防要求是建设工程**抗御地震能力的首要设防标准。
    一、校舍房屋鉴定的步骤


    1、初步调查:对图纸资料、建筑物建设和使用历史、受灾历史等进行现场考察,制定详细调查计划及检测、试验工作大纲并提出需由委托方完成的准备工作。


    2、详细调查:进行结构基本情况勘查、结构使用条件调查核实、地基基础(包括桩基础)检查、材料性能检测分析、承重结构检查、水文资料分析调查等。


    3、安全性鉴定评级:按构件、子单元和鉴定单元分三个层次进行。每一层次分为A、B、C、D四个安全性等级。


    4、适修性评估:按每种构件、每一子单元和鉴定单元分别进行评估。


    5、鉴定报告:鉴定机构在对本地校舍进行逐栋鉴定的基础上,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鉴定报告,报告深度应满足相关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要求。


    二、校舍房屋抗震鉴定的步骤


    1、搜集建筑的勘察报告、设计图纸、竣工图纸和工程验收文件等原始资料;当资料不全时,进行必要的补充实测。


    2、调查建筑现状与原始资料相符合的程度、施工质量和维护状况,发现相关的非抗震缺陷。


    3、根据各类建筑结构的特点、结构布置、构造和抗震承载力等因素,采用相应的逐级鉴定方法。首先开展以宏观控制和构造鉴定为主进行综合评价的**级鉴定,当**级鉴定无法得出结论时,开展以抗震验算为主结合构造影响进行综合评价的*二级鉴定,针对校舍进行大震抗倒塌能力的验算和复核,并同时进行建筑结构检测。


    4、按照规范的校舍建筑抗震性能评价标准,对现有校舍整体抗震性能做出评价。根据《防震减灾法》规定,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校舍建筑,应当按照**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加固、改造或重建。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接到不少电话房屋都需要做抗震检测,但是大家都知道抗震检测比起其它类型检测都贵,所以都不愿意做抗震检测,就问了:可以做其它类型的检测吗?答:不行的。
    可是客户对为什么要做抗震检测不解,为什么要非得做房屋抗震检测?
    其实做为我们第三方检测单位来说,检测的价格贵与*都不是我们决定的,而是由检测类型决定的。做为我个人而言:我们就像医生一样, 病人本来是个普通的小病,我们其实没有必要让它住院**的,相反,病人查出病情很严重的时候,就必须住院**料。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情况下需要对房屋进行抗震鉴定检测:
    1.房屋接近或**过设计使用年限需要继续使用的建筑。
    2.原设计未考虑抗震设防或抗震设防要求提高的建筑。
    3.需要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的建筑。
    4.其他有必要进行抗震鉴定的建筑。


    房屋抗震能力检测是通过检测房屋的质量现状,按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对房屋在规定烈度的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的过程。房屋抗震能力检测适用于未抗震 设防或设防等级低于现行规定的房屋,尤其是保护建筑、城市生命线工程以及改建加层房屋。房屋抗震能力检测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收集房屋的地质勘察报告、竣 工图和工程验收文件等原始资料,必要时补充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全面检查和记录房屋基础、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的损坏部位、范围和程度;调查分析房屋结构的特 点、结构布置、构造等抗震措施,复核抗震承载力。
    一般房屋应按《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采用相应的逐级鉴定方法,进行综合抗震能力分 析,抗震鉴定方法分为两级。
    **级鉴定以宏观控制和构造鉴定为主进行综合评价;
    *二级鉴定以抗震验算为主,结合构造影响进行房屋抗震能力综合评价。
    房屋满 足**级抗震鉴定的各项要求时,房屋可评为满足抗震鉴定要求,不再进行*二级鉴定;否则应由*二级抗震鉴定做出判断。对现有房屋整体抗震能力做出评定,对 不符合抗震要求的房屋,按有关技术标准提出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建设和抗震减灾对策。对进行改建加层的房屋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BJ08进行抗震能力 检测。
    在房屋改造和加固前,需要对房屋进行使用功能改变检测,根据不同的荷载,来计算符合实际功能需要的改造和加固方案,保证房屋长期的使用安全。


    房屋抗震检测做的主要工作内容有哪些?
    答:(1)建筑物历史及使用情况调查;
    (2)现场结构图纸测绘;
    (3)厂房结构损伤检测;
    (4)钢结构构件材料强度检测;
    (5)变形测量(房屋倾斜、沉降、柱垂直度、梁挠度);
    (6)主体结构抗震承载能力验算;
    (7)综合鉴定评估分析。
    (8)汇总检测结果,对房屋进行评定,判断目前房屋是否满足当前的安全使用要求,出具房屋检测报告
    抗震等级如何区分
    查阅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把混凝土结构抗震分为一、二、三、四共4个不同的等级。6、7、8、9等是设防烈度,一、二、三、四级是抗震等级,可以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来确定抗震等级!
    某建筑的抗震等级由结构形式、高度、重要等级、设防烈度等确定的抗震等级是施工的依据,有设计明确。
    设防烈度和抗震等级是两个概念,图纸总说明上应该注明抗震等级的。一二级锚固长度比三四级多,与烈度递增等级是相反的.
    图集上说的抗震等级是指建筑物所在区域,结构形式,荷载大小,等一系列因素而确定的。
    抗震烈度指的是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下,取50年内追赶概率10%的地震烈度。
    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在我国建筑业中,已经开始严格执行这个等
    级标准

    -/gjfcbh/-

    http://yulei500241.b2b168.com